试述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关系,并说说我国当前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资格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试述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关系,并说说我国当前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选项

答案

解析 (1)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同时,公平的逐步实现又取决于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
①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高等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社会活动。目前,任何国家都还没有富裕到能不受限制地发展高等教育的程度,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用有限的投入从事一项昂贵的服务活动,就必然出现高等教育的效率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其次,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选择的目的是减少浪费(如避免留级、退学),也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再次,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就要集中资源并对谁受高等教育进行选择。最常用的选拔方法是文化知识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则优先享受高等教育。但这种方法却忽略了由于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的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本身正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这进一步复制和扩大了不平等。其次,选择的手段、标准本身也不是很可靠的,有幸进入高等学校的人,要根据社会需要接受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教育,这又加剧了不平等。再次,高等教育的平等追求的是享受教育权利的均等,主要是享受资源的均等。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处于低水平运作,降低高等教育的效率。可见,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总是处在矛盾之中,此消彼长,似乎无可调和。
②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高等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一部分,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而效率又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也是人们所不懈追求的。
平等与效率虽然在一定条件下相抵触,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统一的。
首先,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没有质量,高等教育的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的最终实现绝对不能离开质量这一前提。效率不仅仅指质量,它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使得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终产出尽量多的产品,这与平等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从长远来看,效率的发展最终为平等提供了可能,而平等的实现必然依赖于效率的提高。
其次,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社会的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的关键。
最后,人类之间的竞争不同于自然界自发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它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自觉性来支配、并通过理性的协调与合作而实现的。所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效率本质上离不开平等。
(2)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指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应做到:
①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这有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③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建立和完善面向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制度,也是保证高等教育平等的重要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6359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