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快速排序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在快速排序过程中,需要设立基准元

考试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以下关于快速排序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在快速排序过程中,需要设立基准元素并划分序列来进行排序。若序列由元素{12,25,30,45,52,67,85}构成,则初始排列为(  )时,排序效率最高(令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基准元素)。问题1选项A.快速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B.快速排序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lgn)C.快速排序算法是一种分治算法D.当输入数据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算法具有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问题2选项A.45,12,30,25,67,52,85B.85,67,52,45,30,25,12C.12,25,30,45,52,67,85D.45,12,25,30,85,67,52

选项

答案 BA

解析 本题考查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选择一个基准元素(通常选择第一个元素或者最后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小,一部分大于等于基准元素,此时基准元素在其排好序后的正确位置;然后再递归地排序划分的两部分,因此本质上快速排序是一种分治算法。由于在排序的过程中,各元素与基准元素比较大小,若小于基准元素则与基准元素交换位置,因此该算法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当每一趟排序进行后,选择的基准元素恰好最大或者最小时,就把序列分成极端不均衡的两部分,即一部分为空,另一部分为待排序序列的元素个数减1,此时算法处于最坏情况,其时间复杂度为O(n2)。当输入数据基本有序或者所有元素值相等时,不论选择第一个元素还是最后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都恰好把序列分成极端不均衡的两部分,快速排序算法具有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对于选项A,以45作为基准元素进行第一趟划分,先从后向前找出比45小的元素,67、52、85这三个元素保持不动,找到25,将其与45交换后,第一趟划分完成,序列为25,12,30,45,67,52,85。第二趟先对子序列25,12,30进行划分,使得25与12对调,形成子序列12,25,30;然后对67,52,85进行划分,使得67与52交换,形成子序列52,67,85。至此,整个排序过程完成。期间,第一趟划分中元素的比较次数为6次、交换1次,第二趟划分中元素的比较次数共4次、交换次数为2次,因此,排序过程中比较次数共10次,交换次数为3次。
对于选项B,以85作为基准元素,因12比它小,所以将85与12交换,由于剩下的元素都比85小,因此保持不动,第一趟划分之后的元素序列为12,67,52,45,30,25,85,期间元素比较次数为6次、交换1次,第二趟对85之前的6个元素进行划分,由于67、52、45、30、25都比基准元素12大,因此它们保持不动,完成第二趟划分,形成的子序列为12,67,52,45,30,25,期间比较次数为5、交换次数为0。接下来第三趟对子序列67,52,45,30,25进行划分,以67为基准元素,情况与第一趟相同,进行4次比较、l次交换后,形成子序列25,52,45,30,67。第四趟对子序列25,52,45,30进行划分,情况与第二趟相同。依此类推,完成排序时比较次数为21次(6+5+4+3+2+1)。
对于选项C,以12作为基准元素,因为后面的所有元素都比它大,所以所有元素是持不动,第一趟划分之后的元素序列为12,25,30,45,52,67,85,期间元素比较次数为6次、交换0次。第二趟对子序列25,30,45,52,67,85进行划分,以25作为基准元素,因为后面的所有元素都比它大,所以所有元素保持不动,第一趟划分之后的元素序列为25,30,45,52,67,85,期间元素比较次数为5次、交换0次。接下来对子序列30,45,52,67,85进行划分,同理,元素保持不动,期间元素比较次数为4次、交换0次。依此类推,完成整个排序比较次数为21次、交换0次。
对于选项D,以45作为基准元素进行第一趟划分,先从后向前找出比45小的元素,85、67、52这三个元素保持不动,找到30,将其与45交换后,第一趟划分完成,序列30,12,25,45,85,67,52,期间元素比较次数为6次、交换1次。第二趟先对子序列30,12,25进行划分,以30为基准元素,30与25交换,经过2次比较、1次交换后子序列为25,12,30,需要再次对子序列25,12进行划分;同理,对子序列85,67,52进行划分后,结果为51,67,87,还需对子序列51,67进行划分。排序过程中比较次数共12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4098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