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以太网交换机联网范围的距离主要受制于(  )。A.MAC地址 B.CSMA

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联网范围的距离主要受制于(  )。A.MAC地址B.CSMA/CDC.通信介质D.网桥协议

选项 A.MAC地址
B.CSMA/CD
C.通信介质
D.网桥协议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层设备工作原理和网桥协议的理解。
网桥是工作在OSI协议模型的第二层设备。其和中继器的主要区别是,它根据以太网的帧信息进行以太网帧的转发。在以太网中,传输信息是以以太网帧格式进行传输的。在以太网帧中,包含了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网桥设备内部有一个转发表,称为MAC地址表,存放了以太网地址和网桥物理端口的对应。网桥在物理端口上收到以太网信息后,根据以太网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进行转发。网桥能够区分不同的物理以太网网段,即用中继器互连的以太网。网桥的转发表是通过自己学习得到的。网桥的每个端口都监听本端口上所有以太网帧,从监听到的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和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并填充自己的MAC地址表。
二层交换设备本质上也是网桥,工作原理相同,但它是一种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网桥。可以实现多个端口之间转发以太网帧。网桥一般采用软件实现以太网帧的转发,转发数据时,同时只能在两个端口之间进行。二层交换一般指用硬件代替软件进行以太网帧的转发,并且同时能够在交换设备的多个端口之间同时转发。基于网桥的工作原理,用二层设备互连的网络不能有环路。但在实际连网时,我们希望不同网段之间有链路备份,即同一物理连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通道。这时环路将大量存在。为了解决设备的环路问题,二层设备上必须运行网桥协议。
网桥协议的核心算法是生成树算法STA。IEEE制定了802.1D的生成树协议,它在防止产生环路的基础上提供链路冗余。生成树协议是通过生成树算法STA计算出一条到根网桥的无环路路径来避免和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它是通过判断网络中存在环路的地方并阻断冗余链路来实现这个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它确保到每个目的地都只有唯一路径,不会产生环路,从而达到管理冗余链路的目的。
STA运行需要二层设备不断交换链路信息(物理连接信息),其有信息广播的周期和STA算法收敛速度的问题。如果用二层设备组网的规模过大,信息传播和算法收敛将变的不可预测。按经验原则(无理论证明),一般二层设备组网最大可到7级左右(7个二层设备级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3993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