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校初三(1)班上田径课,教学内容为复习弯道跑。张老师在讲解、示范技术动作

练习题库2022-08-02  17

问题 案例:某校初三(1)班上田径课,教学内容为复习弯道跑。张老师在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后,直接组织学生在弯道上进行50 mx6的分组练习。该练习完成后,又安排学生分4组进行自主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有4名男生跑到旁边的篮球场上打篮球。当张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时立即阻止了他们,并进行批评。其中一名男生辩解说:“老是跑来跑去有什么劲!我们早就知道弯道怎么跑了,就想打会儿篮球,有什么不对吗?”张老师很气愤,并大声训斥:“知道了要练,不知道也要练!”随后,立即吹哨让全班同学集合,开始训话,直到下课铃声响起。请指出并分析本次课张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否合适。(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张老师的处理方式是不合适的。
①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张老师的设置是不合适的。首先材料中张老师在讲解、示范后单纯地安排学生分组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目标设置过低。复习课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弯道跑的技术技巧,所以在复习课中应加强实践性练习,在原来练习的基础上增加练习的难度.如可以结合圆周接力跑游戏,不仅增加了练习的难度,也能够增加练习的趣味。其次,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尤其是跑类运动的教学本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弯道跑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就更会显得枯燥、单调,所以在进行弯道跑复习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来增强复习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在进行目标设置时欠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以致简单划一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一项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掌握的要比运动能力弱的学生更准确、迅速,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组教学,分层安排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
②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上处理失当。在看到练习过程中有4名男生跑到旁边的篮球场上打篮球时,张老师简单粗暴地进行了阻止、批评,这是不符合新课标提倡的评价标准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情况,弄清楚4名男生放弃弯道跑练习而打篮球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如果确实如4名男生所说已经准确掌握了弯道跑技术,可以让其协助自己帮助未掌握的学生进行练习。如果经过测验观察4名学生尚未准确掌握弯道跑技术,就要明确指出其错误动作,因势利导,协助其进一步在练习中掌握动作技术。同时教师也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过于单一,以致学生失去了练习兴趣。其次,教师姿态度平和地告诉学生4名学生的行为是不符合课堂规范的,体育课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日后适应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014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