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要求为《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设

admin2022-08-02  65

问题 请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要求为《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选项

答案

解析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鲍照的生平及作品:
②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
③分析诗句中“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
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②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
③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②激发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
教学重点:
①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②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
③诗人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
①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比兴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抱怨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可见机会之难求!在现实生活中,机遇同样是稍纵即逝,难以追求。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能把握住吗?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高考语文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从注解中诗人所处时代寻找答题角度,导入欣赏诗歌之方法——知人论世。
二、术语解释——知人论世
孟子谓万章日:“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明确: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其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
三、介绍作者及其生平
鲍照(约公元414—466),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在当时,门阀士族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虽较晋代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权。“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他出身寒素,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始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尽管他的才华在当时已经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死后无传,可见其地位的卑微。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的拟作,多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拟行路难(其四)》就是其中的代表。
四、诵读诗歌
1.学生集体自由读。教师提要求:情感,语速,语调。
2.学生代表尝试读。学生点评,教师引导,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情感、语速、语调的教学目标。
3.播放名家朗诵视频。教师示范,带领学生逐句模仿读。
4.学生代表示范读。检查模仿效果,学生示范。
5.学生齐读。进一步把握情感,揣摩语速语调。
五、分析情感
1.诗歌中哪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从而引出诗眼“愁”?
2.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愁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归纳出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来袁现内心的愁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内心的动词。
3.学生分四个小组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些动词所在的诗句,师生合作,通过比较辨别,得出最好的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诗人“愁”的层次感。
4.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从“知人论世”角度鉴赏诗歌。
5.诗人对造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学生容易答出“命”,却很难答出第二问问题:从诗歌第一、二句看出来的。教师引导:第一、二句直接道出“命”。先分析一、二句,再分析“命”。
7.第一、二句明明是写的水呀?怎么会是愁的根源呢?该怎样理解?
教师引导:此处用的是一种表现手法。学生容易答出“比喻”,教师补充“起兴”,综合起来即“比兴”。
8.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命”的态度:知命、认命、抗命。
六、小结归纳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泻水兴愁”含蓄地道出了“愁”的根源,“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愁绪在不断流动,不断加深,当诗人情不能自已时,他发出了生命中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心非木石岂无感?”可最终,也只能吞声踯躅,不敢言愁。在“愁”的背后是诗人对不公平的命运的抗争,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诗人形象分析:
让大家在纸上写,教师引导学生从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来展开。
教师朗读习作,然后点评。
七、迁移提高
作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270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