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考试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选项

答案

解析 (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2)已有的知识经验。任何问题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经验的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必要的知识经验,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问题顺利地解决。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借助它可以减少尝试错误的过程。不过,有时也往往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尤其两者情境相似,但解决方式相反时更易出错。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4)问题表征。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
(5)认知策略。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门领域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心智水平和认知策略。
(6)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7)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原型启发具有很大作用。所谓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8)情绪和动机状态。情绪和动机状态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就情绪和动机强度而言,在一定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适中的情绪激动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21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