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资格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师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选项

答案

解析 师生冲突是指师与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师生冲突会引起双方情绪上的紧张与不快,影响课堂教学及教育工作的效率,且对师生双方的心理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正确地加以对待和处理。
(1)师生冲突的原因
①由于角色地位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教师是成人群体的体现者,成人社会把权威给予教师,学生要服从权威,接受教师领导。教师代表成人社会,他的期望要求是与学生自发性的生活期望不尽相同的,因此一旦教师和学生进入各自的角色,他们就易发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发生不能归咎于某一教师或者某一学生,是因为学生把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一个约束自己的管教者)来加以对待。这种由于角色地位不同所产生的冲突可能会长期存在。
②由于年龄“代沟”产生的师生冲突。“代沟”就是指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沟通困难的一种社会现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使他们在认识、兴趣、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沟通上易产生一定的困难。“代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语言文化、为人处事、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各持不同的标准。师与生之间常由于“代沟”而产生互不理解、不协调,以致产生冲突。
③由于价值观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人们的价值观不一致,对事物的看法及追求也不同,冲突会因此而生。这集中表现在“好学生”的标准上。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自己的“好学生”标准不符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去同化和规范学生,而学生并不接受认可教师的价值观。教师与学生就发生了冲突。
④奖励与惩罚带来的师生冲突。奖惩是教师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但奖励与惩罚是给学生的心理施加压力,有时压力太大,学生为保护自尊心不受伤害,就会反抗,这时会产生师生冲突。而且有时由于教师对奖励与惩罚运用不当,特别是不当的惩罚会导致师生冲突。有的教师不能明辨使用奖惩的目的,不善于分析学生不当行为的性质,不了解实行奖惩的技巧,于是常滥施惩罚。过多的惩罚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抗心理,导致师生冲突的出现。
(2)师生冲突的正确对待与处理
①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师生冲突和其它人际冲突一样,往往因为双方的思想认识、兴趣、价值观及个性品质的不同而产生。因此解决师生冲突的首要原则就是设法加强师生双方的思想沟通,消除隔阂,促进师生双方心理接近和互谅。
②角色互换,形成宽容理解的心理气氛。角色互换也称心理互换,即指人们通过扮演冲突中对方的角色,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将心比心。
③避免滥用惩罚。滥施惩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是屈从者,或者是表面顺从暗地里憎恨教师、力图报复的人。因此,教师一定要避免滥用惩罚。在实际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采用合乎逻辑的冷静的态度去处理学生发生的问题,先分析后处理。
④适当调整任课教师。如果某一任课教师长期不适应某班学生,冲突频繁发生,甚至只是靠“高压”来掩盖冲突,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健康受到较大影响,此时,在保护教师威信的条件下,适当调整任课教师也并非不是解决冲突的一种办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18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