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构主义在学校教学实践上的主张。

admin2022-08-02  22

问题 试述建构主义在学校教学实践上的主张。

选项

答案

解析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新近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以其对学习的基本理解为基础,就学习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进程的整体设计等学校教学实践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灵活性理论及随机通达教学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一支。它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定,让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同时它也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的非结构的一方面,忽视概念重要性的做法。认知灵活性理论主张,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教学侧重点因两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而不同,这两种学习类型是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①初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低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教学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
②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这时,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实例间的差异性都显而易见。在教学中,高级教学主要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师徒式的引导而进行。
随机通达教学是斯皮罗提出的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这种教学有利于学习者针对具体情境建构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
(2)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首先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然后让学生单个地或在小组中进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②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布洛非的研究指出,在教和学的活动中,不必组成严格的直线型层级,因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它包括事实、概念、概括化以及有关的价值、意向、过程知识、条件知识等等。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教师既可以从要求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开始教学,也可以从教授一个规则入手。
(3)情境性教学
情境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其具体要求包括:
①情境性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②情境性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③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
(4)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支架式教学时,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式教学与指导发现法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
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预热,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②探索,即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教师可以给以启发引导,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以反馈等,但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让位于学生自己去探索;③独立探索,即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
(5)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是一种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惟一正确的理解。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人们了解彼此的见解,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18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