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免费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其理解:
(1)知、情、意、行是构成儿童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①知。知是指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儿童通过认识形成的初步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和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它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就人的发展而言,其认知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所以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始,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政治观点、思想态度和道德理论与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道德观。
②情。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情感的形成是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对儿童德性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丰富、深刻、稳定的情感,如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道德等情感。这些都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作用。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儿童的情感,要善于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良好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要引导他们去体验进行这些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进一步体会到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和需要,进而发展起深厚的情感。
③意。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毅力。
④行。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观点与相应情感支配下采取的外在行动。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小学德育过程中要特别着重对学生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
(2)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
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3)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儿童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17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