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有一节堪称经典的数学课“规律的规律”。这是一堂复习课。他打破了教材原有的教

考试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华应龙有一节堪称经典的数学课“规律的规律”。这是一堂复习课。他打破了教材原有的教学目标,不是带领孩子们回顾和巩固规律,而是鼓励他们主动怀疑和打破规律。在许多老师和学生看来,数学就是真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是确定的。但是,华应龙在课堂上明确地告诉学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都是有范围的,可能在这个范围里是对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看问题不可以绝对化,要随时修正。最后,他以”规律的王国也是有国界的”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语,不仅孩子们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也感到非常震撼。华应龙在讨论自己的这节课时说过一句话:”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要有很高的视野,要跳出小学数学看数学,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用哲学的眼光看数学,数学教师要想上具有文化味道的课,既要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资料来源:华应龙.我不只是数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3,(有改动)(1)结合某一条教学规律,谈谈教师为什么要“上具有文化味道的课”?(5分)(2)教学应完成哪些任务?(5分)(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有哪些?(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规律中提出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结合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①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教育性规律)。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②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
③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学习;另一种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学生学了知识以后,思想品德自然会随之提高。因为教学的教育性必须要经过教师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只有通过启发、激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时,教学的教育性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②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④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⑤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具体如下:
①师范教育。
②入职教育。
③在职培训。
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包括: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④自我教育。
⑤终身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171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