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丑小鸭伤心地离开了家,就是离家出走的意思。你们离家出走过吗?生师(齐答):没

admin2022-08-02  46

问题 师:丑小鸭伤心地离开了家,就是离家出走的意思。你们离家出走过吗?生师(齐答):没有。 师:所以我们体会不到丑小鸭的伤心,现在我们来一起朗读课文第四到六自然段,谁来说说丑小鸭后来怎么样?(师随后提问学生,生1、生2都答不上来,师表情严肃) 生3:丑小鸭很……很……很悲惨。(紧张) 师:悲惨吗?你来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悲惨法?(追问)生3:不……不知道。(更紧张,声音更小) 师:还有谁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全班鸦雀无声) 师:算了,我们还是回到课本,先看看第四段是怎么说的。书上说小鸟讥笑他,这时候丑小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紧张。(脱口而出) 师:不对,再猜一猜。(生七嘴八舌,有学生喊道“害怕”)师:害怕,对了,就是害怕。(马上给予表扬) 师:现在我要请小A回答问题。(走到小A面前)丑小鸭白天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他愿意这样吗? 小A:不愿意。 师:那他有办法吗?小A:没办法。 师:哪个词语会看出他没办法?小A:“只好”。 师:晚上天黑黑的你会害怕吗?小A:会害怕。 ……(这时有些学生坐不住,开始交头接耳,教师停下讲课,转向批评学生) (1)案饲中教师主要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2)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师违背了哪些教学原则。

选项

答案

解析 (1)案例中教师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或问答法)。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案例中的教师和学生关于丑小鸭的问答对话即是谈话法。
谈话法的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案例中的教师显然没有准备好谈话计划,不能灵活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反馈;其次,该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目的不明确,甚至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如“你们离家出走过吗?……到底怎么个悲惨法?”);最后,该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没有做到启发诱导。
(2)该教师违背了下列教学原则:①启发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材料中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不是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而是表情严肃,通过看课本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②量力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材料中,教师在学生没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同时,教师的提问超出学生可以回答的水平,表现为很多学生都不会,甚至出现交头接耳。教学难度超过了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各种心理机能也不可能得到恰当地运用和提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122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