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资格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阐述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选项

答案

解析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学前儿童处于人生的早期,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很低,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借助人类其他成员活动的结果来获得知识,发展自己,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获得对外界的清晰印象,并将这些印象积累起来形成知识和能力。由此可以说,学前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要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②明确活动的对象;
③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2)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这是针对传统语言教育中,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提出的。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
②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③按照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
(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通过学习去掌握一种规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通过规范学习语言规范的过程,这就要求学前儿童在规范的情境中接受规范的语言,练习规范的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但教育的目的之一又是让学前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在自由中去创造。因此,教育在组织语言的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将自由与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②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运用规范语言的习惯。
(4)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规范的语言,往往是通过模仿而进行的,要使学前儿童有模仿的对象,就要求教师给予语言方面的示范。但是,要使教师示范的语言为学前儿童所习得,并能为学前儿童所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就要提供机会让学前儿童反复练习。因此,教师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坚持示范与学前儿童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就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儿童的思维;
②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③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95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