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

admin2022-08-02  67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摩擦力”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摩擦力”一节,关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如图。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的概念。任务:(1)简述滑动摩擦力的概念。(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2)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2)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正确看待摩擦力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2003年世锦赛双人滑冠军申雪、赵宏博的比赛录像片段,从录像引入教学的中心词——摩擦力。问题:世界双人滑冠军申雪、赵宏博比赛结束停止用力后将慢慢停下来,为什么?(二)进行新课1.摩擦力的产生利用桌面上的木块,让学生推动桌面上的木块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讨论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滑动摩擦力。同学们试举出生活中存在滑动摩擦力的例子。(1)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停止滚动。(2)自行车在水平路上滑行,最终停止。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2)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问题积极猜想: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的正误,并记录数据。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器材:木块、长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4)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个数,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布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让学生从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分析与论证让学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6)评估与交流实验设计中有无失误之处?怎样弥补不足?拉木块运动是否匀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稳定?怎样进一步改进减小误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解决以上问题。3.摩擦的利与弊让学生开阔视野,阅读《科学世界》栏目“摩擦与我们”,找出并讨论摩擦的作用和危害,如何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如何利用摩擦?同学们已经成功探究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摩擦好不好呢?请同学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说说你的观点。例: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是_________的,走路时脚底与地面的摩擦是_________的,推动箱子时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是对我们的。(答案:有益、有益、不利)4.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④在接触面间加润滑油;⑤用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摩擦面脱离接触,(三)拓展课堂投影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图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测评与小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42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