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

admin2022-08-02  42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自感”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材料二高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自感”一节中关于“实验与探究:观察开关断开时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内容如下:实验与探究:观察开关断开时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取2只相同的小灯泡,1个带铁芯的线圈,1个滑动变阻器,1组电池,1个开关和若干导线。(1)按图连接器材。(2)合上开关,连通电路,调节R,使小灯泡1和小灯泡2正常发光时的亮度相同。(3)打开开关,断开电路时,注意观察小灯泡l和小灯泡2的亮度变化,想想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2只小灯泡亮度变化的不同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任务:(1)简述自感现象。(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与探究:观察开关断开时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

选项

答案 教学设计题

解析 (1)自感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成因,并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2.过程与方法:自己动手,通过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实验的探究活动来感知自感产生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具有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探索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2)对自感现象进行解释。
三、教学过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37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