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admin2022-08-02  45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焦耳定律”一节,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如下:如图l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焦耳定律的内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②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③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利用与防治。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续表)(续表)(续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34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