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课.讲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提出的问题以及

免费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课.讲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提出的问题以及和同学们的对话。 教师:水中悬浮着两个直径和质量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一个距水面0.2米,另一个距水面0.8米。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同学甲: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教师:好。那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请说说看。同学甲:阿基米德原理。 教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同学乙:距水面0.8米处小球受浮力大。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乙:小球在水里会受到水的压强,小球距水面越深,所受压强越大,因此受到的浮力大。教师:请上来把你的分析写在黑板上。(同学乙来到黑板前,板书如图) 同学乙:小球受到的压强越大。受到的浮力应该越大,否则就会下沉。教师:甲同学,你说说。 同学甲:乙同学的观点不对。因为他的结论与阿基米德原理说的不一样。 教师:甲同学说的对,我们计算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要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才对。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0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这一理念。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理念。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两位学生的回答的评价都过于单一——“好”“很好”“对”,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为什么不能依据压强越大,浮力就越大来判断呢 为什么要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才对呢 另外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学中更要注重激励性原则,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多样化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眼神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学中要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2)教学片段解题思路:
①对于同学乙有不同的意见时,应该鼓励他去说说自己的依据,根据该同学的分析找到错误所在,而不是直接反问“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打击了同学乙的积极性。
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让同学问互帮互助的意识,但却在实施时没有注意方式方法。应该让同学甲说一说为什么同学乙的说法与阿基米德原理不一样就是错误的。
③在此教学片段的最后,教师应对该类型的题目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33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