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授“我心中的海底世界——图章工具的应用”这节课时,刘老师通过播放一段海底世界

练习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在讲授“我心中的海底世界——图章工具的应用”这节课时,刘老师通过播放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短片,引入课题,带领学生进入五彩斑斓、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对海底的景色产生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刘老师出示问题:①在创作中多次使用特定对象时,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很麻烦,有没有一种更便捷的方法?②怎样创建自定义图章?③如何利用图章工具美化图片?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自主学习Photoshop应用软件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后,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创作图片,完成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点评,并与学生共同解决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汇报,学生互评,填写评价量表。最后,教师对学生作品从多方面进行整体评价。问题:(1)刘老师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请结合自身教学谈谈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有哪些?(2)刘老师采用了什么评价方法?对作品的评价中,你认为应该评价什么内容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选项

答案

解析 (1)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①营造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教师要积极运用赏识表扬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予以肯定,加以赞赏。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共同研究,进而完成探究任务。
②创设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或以具体的生活实际为背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从启发式讲解入手,设疑激趣。教师在自身教学中要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基础,突破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
③明确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精讲,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组织成果展示、信息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依据不同的标准,评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评价量规既是一种定量评价,又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从多方面进行整体评价既是一种定性评价,又是一种总结性(或称终结性)评价。从评价主体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汇报,学生对自身作品的评价分析属于自评,学生小组间的互评属于他评,最后教师的整体评价属于师评。总体而言,刘老师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自评、他评和师评。
对作品的评价中,除了可以传统地评价主题内容、技术应用、版面设计外,为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还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评价:①学习态度和参与意识;②投入程度、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③问题解决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28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