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微课”的兴起,“学

最全题库2022-08-02  44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微课”的兴起,“学习任务单”已成为“翻转课堂”“微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任务单”由授课教师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视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它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即时反馈,并对课堂教学有提示和预告作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组装计算机”,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作用有所了解,对组装计算机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下面是“组装计算机”的课前“学习任务单”,教师还提供了“计算机硬件及其组装”的微课。在8分钟的微课中,教师讲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知识及其作用,示范了组装计算机的一般步骤。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实验室教学用时:1课时(45分钟)要求:(1)写出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6分),并说明理由。(4分)(2)请阅读材料中有关“学习任务单”的说明,完成表2中的题目①到④。(2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作用。
理由:“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前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堂中攻克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疑惑点以及难点。教师在授课之初会对学生课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检验,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并合理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学习的计算机的组成及其作用是本节课的理论基础,而熟练组装计算机是对理论的实践。
(2)①首先,认真观看计算机硬件及其组成的8分钟微课,在观看的同时记录学习中遇到的疑惑点;其次,观看完后,听教师讲解如何组装计算机,并观看教师的示范;最后,和其他同学合作学习,一边回顾理论知识一边动手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②环节一:教师提问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组织回顾相关旧知识。
环节二: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组装,进行强化练习。
环节三: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布置课后作业。
③设置连线匹配题。课前准备:教师将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件拍成照片并进行彩印,同时准备好每一部件功能作用的文字素材。教师将这两部分进行整合,左半部分是硬件的各个部件,右半部分是已打乱顺序的各部件的功能及其作用。上课时教师将题目进行下发,让学生独立完成,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知识盲区,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进。
④首先,请一位最积极的学生对已拆卸的计算机进行组装,在组装的同时说出该部件的名称、功能和作用。其次,请其他同学对该学生的表现进行补充和评价。最后,教师对这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检验是否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21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