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以下材料: 课题:《信息技术“观光号之旅”》是《高中信息技术》涉及的内

免费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请阅读以下材料: 课题:《信息技术“观光号之旅”》是《高中信息技术》涉及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刚从初中升上高中,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通过学习,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成熟,能够用理论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从经验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是初中二年级开始的,到高中二年级则趋向定型。中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性。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本节课教学目标。 (2)描述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3)简要描述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关于“信息”不同的定义。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②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③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表达自我的观点、交流思想、开始合作。②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掌握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能够把类似的思想方法迁移到 今后的学习中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②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③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④培养有效地运用信息意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信息的基本特征。②信息技术。③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①信息的定义。②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区别与联系。③信息的基本特
征: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信息的二重性。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
(3)教学策
作为新课教学,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课,教学过程将采用讲授法教学。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
①形成认知结构的策。②促进信息技术的教学策。③教学模式。步骤一:组织教学;步骤二:导入新课;
步骤三:讲授新课;步骤四:巩固新课;步骤五:布置作业。④课堂教学策:授课内容要组织好;组织教学语言;
组织课堂: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①“你做我猜”,将学生分为3至6个小组,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进入信息技术学习的情景与状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学生接上一活动分组,全组学生参与活动。允许学生使用纸和笔记录。30秒钟内,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内容。
③通过“读书时代”活动,让学生访问网站,把找到的信息回复到网站。学生相互查看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思考自己的所感所想。
④通过“信息技术走进新时代”活动,让学生运甩计算机访问因特网,根据教师给定的要求寻找几个典型事例来对信息的一般特征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思考的结果和找到的案例回复到网站上。
⑤教师对以上活动进行点评。
⑥教师总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12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