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

免费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阅读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部分内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以目前聚变的速率来看,太阳正处于稳定的壮年期。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图1.12),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图1.13)。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1)教学目标:【核心目标】?1.能够说出太阳辐射的特点,并能用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运用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指出常见的太阳活动发生的圈层。?3.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核心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有助于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从整体看待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形成科学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理解太阳活动发生区域,活动规律及对地球影响的区域性,增强学生区域思维的素养。地理实践力: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学生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教学环节: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上节课谈到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有句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太阳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在教学媒体上展示有关太阳的诗句,引导学生意识到太阳已在人们的文化和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出本课的主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入新课。【设计理由】教师通过引入跨学科的内容,使学生将本课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太阳辐射与地球【活动1】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彩色光谱图,回答问题:?1.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多大,可分为哪几部分??2.什么是太阳常数??3.太阳辐射与地球上的能源存在什么关系?【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太阳常数是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太阳辐射是地球很多能源的来源,包括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能、风能、水能等。?二、太阳活动与地球【活动2】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哪些??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这些太阳活动分别发生在太阳的哪个圈层??3.不同的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随后各组成员回答问题。【教师】及时评价并补充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太阳的外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太阳黑子活动会影响地球的气候,耀斑会给地球带来磁暴,太阳风可导致地球两极地区的上空出现极光。【设计理由】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并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提高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环节三:巩固练习请学生独自完成下表的填写练习。【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填写的内容,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设计理由】随堂测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区分不同太阳活动的特点。环节四:小结与作业小结:教师向学生提问本课学习内容,并展示本课知识要点。布置作业:课后搜集资料,查找人们防范太阳活动对人类不利影响的案例,并总结防范措施。【设计理由】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巩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09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