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 km温度降低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 km温度降低6℃”
题库
2022-08-02
73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 km温度降低6℃”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知道“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的飞行高度是340 km,大家计算一下翟志刚太空行走时,太空中的温度是多少 生:每升高1 km,温度降低6℃,那么应该是-2 040℃。 师:真的有那么低吗 生:……材料二学习“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在学习“三圈环流”时,曾经作过一个前提假设,还记得是什么吗 生:假设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是均匀的。 师:对!也就是说只有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均匀的前提下,三圈环流在地球上才真实存在。那么三圈环流在地球上真实存在吗 生:当然,在南半球就存在。 师:对!那是因为在南半球几乎都是海洋。对于北半球来说,我们知道海陆是相间分布的,那么真实的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是什么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教学中的哪种提问方法 有什么优点 (10分)(2)除了材料中运用的教学提问方法,还有哪些提问方法 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说明。(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材料一属于设置陷阱法,针对学生作业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提问,让学生从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以提高思维的全面性、正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本案例中,教师成功地设置了陷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高度每升高1 km温度降低6℃”只是针对在对流层中。
材料二运用了铺垫法,在讲授新知识前,提问本课所联系到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传授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为地理学习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同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本例中,通过“三圈环流”知识点前提假设的回顾,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上,让学生感到有理有据。
(2)发散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反面多途径去思考。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所有知识点都是围绕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展开的。在课程结束时,不妨作如下设问:假如地球不自转会怎样 假如黄赤交角不存在会怎样 当然这样的假如不可能真的发生,但这种发散性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造成的种种现象的理解,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842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应当()。A.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读写能力
材料: 芳芳老师要做一节美术公开课,活动过程是先讲一个故事《颠倒的世界》。故事
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应当()A.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材料帮助儿童获得读写能力 B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大一班的小朋友还在玩角色游戏,平平认为自己最高
幼儿科学探究的正确步骤是()A.问题一猜测一实验一结论一交流 B.问题一猜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要春游了,大三班的孩子们兴奋地邀请李老师和自己坐同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薛老师喜欢旅游。有一次,她实在想去旅游,又没到放
某园固定每周一下午,由幼儿园分管领导负责解答来访家长的问题,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教师提供的电池、导线、灯泡等材料,想方法使灯泡变亮,这
材料: 大班李老师带孩子们在户外散步,亮亮捡起一片花瓣说:“老师,这片花瓣真好
随机试题
IfeelthatIwouldhavemorescopeforpersonaldevelopmentinyourcompanyand
A.大剂量突击疗法 B.两日总量,隔日清晨顿服 C.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D.
表1中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下列不属于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的是A.上消化道出血 B.感染 C.穿孔 D
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A.气鼓 B.水肿
财产保险的各类保险的共同点是()。 A.适用范围相同 B.保险标的相同
下列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有()A.品德是后天形成的 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基础是( )A.哲学的伦理学基础 B.人类学基础 C.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A.甲伤害乙后,警
关于施工合同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工合同的义务包括完成施工任务和支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