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关于“如何突出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课堂教学,回答问题。

最全题库2022-08-02  53

问题 阅读以下关于“如何突出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课堂教学,回答问题。 导入:我国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这种差异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呢  提问:除了气温会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呢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气温、水资源、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 出示课件: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师生总结: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油料作物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地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课堂教学运用了何种导人方法。(6分) (2)谈谈运用该导入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生活”导人。
(2)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知或亲身体验的事物和现象跟学生要学习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将这些事物和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生活”导入就是指教师使用生活实例、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有教学意义的历史事实、故事等引出教学内容。运用这种导入时,可以利用的实际问题很多,如结合时事报道、学生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体验和感受,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歌曲、诗词等都可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运用“生活”导人,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重点,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79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