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

免费题库2022-08-02  57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材料二:课文摘录: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并提问:歌词中提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某一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既然我们是个一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七嘴八舌话民族——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知识小竞赛,用PPT展示各民族服饰和节日习俗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包含哪些少数民族。
学生活动:识民族、品民俗,初步认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共同回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是团结友爱的。最后,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并提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能够得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图片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二)小组活动探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领导人,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针对这样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现实分布状况,要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应如何进行管理?
学生活动:以历史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5分钟,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教师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第六集《民族团结》,并请学生思考这项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选出代表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情境实践教学法,能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增强感知能力。小组讨论能让学生在探讨中实现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以板书为线索,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的内容。
作业:学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制作精美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以板书为线索的回顾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开放式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75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