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免费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课文摘录: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夏朝衰败后,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趁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回顾之前所学的有关中国历史早期的社会情况,引出之后社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的疑问,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有关三皇五帝、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交代清楚夏朝建立之前社会政治状况,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导入。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首先,教师通过对大禹去世前对继承人的选择和其子启与伯益、有扈氏间对王位的激烈争夺的讲述,阐明在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下的部落联盟最终趋于瓦解,王位世袭制度最终取代禅让制,夏启即位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接着,教师可以将夏、商、周王朝间的更替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在限定的时间内由学生进行历史情景再现。
【学生活动】
在规定的时间内,小组内的学生以历史教材所给出的内容为主线,充分利用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可以适当地结合合理想象演绎夏、商、周之间的更替。表演结束后,可以由未参加表演的学生对本小组所演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凝练的语言将相关重要知识点说出。
【教师活动】
此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刚表演的内容进行学生间的互评,最终由教师做最终的总结和点评。
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对于错误之处,要以循循善诱的态度加以指出.帮助其及时纠正。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教师的相关提示自行阅读有关西周时期采取的分封制度。
【教师活动】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有关西周时期各封国的具体位置,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较为深入地讲解,使学生明确西周分封制度的产生、分封的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
归纳小结: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树状知识结构图,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知识。通过对夏、商、周间的王朝更替,正确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演进规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学生活动】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新模式,践行新课标的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识记和思考解答问题能力:以知识拓展为载体,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和其他价值理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75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