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

admin2022-08-02  44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课文摘录: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课文摘录: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先后领导开展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造国民党,实行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囯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题干内容给出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教学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到环节完整,明确师生活动,并说明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70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