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

练习题库2022-08-02  60

问题 材料: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 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实行开放政策。                                                    革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材料中所读的“经济特区”指的是哪些城市?(4分)(2)材料的“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在开放程度上有何区别?(6分)(3)简述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相关内容。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延伸,这些沿海港口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后,在扩大地方权限和给予外商投资者优惠方面,开放程度不及经济特区。

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综上分析可得出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68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