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教师在“宋明理学”一课教学开始时的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明理

最全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宋明理学”一课教学开始时的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时期出现了理学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第一组讨论什么是理学;第二组讨论什么是心学;第三组讨论宋明理学的影响。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讨论。 问题: (1)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合适 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2)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哪些问题 (10分)手动评分:本题共16分,您的得分保存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不合适。首先,讨论问题不符合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不能落实历史教学目标。其次,小组讨论问题并不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讨论,题目过于宽泛,无针对性、探究性,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最后,教师没有对讨论方法做出指导,讨论后没有进行交流评价,达不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要求。
(2)课前准备。
①有效组合,组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小组构成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
②课堂讨论的内容务必符合课程标准相关培养目标,教师要根据三维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③精心设题,注重课前调查和探究。
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问题必须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批判性,进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探究的欲望。
课堂讨论。
①课堂讨论的过程要坚持民主性、全面性、有效性和鼓励性的原则。
②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良性循环。
古人云:“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我认为,“诱”在这里体现的就是教师引领、指导的策,“思”则体现学生的参与内质,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学生如何思、思什么,就要看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了,即问题的设计是关键。
③教师变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参与地位。
需要提醒的是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教师就应该变主导为引领和指导,把课堂的主人翁权利还给学生,不要经常向学生暗示你心中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
课后活动——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课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抽出相应时间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史书、编辑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以及举行历史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更动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52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