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
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
admin
2022-08-02
65
问题
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9等征收,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1匹2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20亩露田加倍或加2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废除宗主督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8人,耕牛20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494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1)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2)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9分)(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 (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主题:孝文帝改革。
(2)教学提纲: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一、孝文帝改革前的背景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
1.建新制:均田制、三长制
2.汉化措施
三、影响
(3)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相结合呈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519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认为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并为幼儿设计玩具一“恩物”的是( )A.夸美纽斯 B
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有( )。A.攻击性行为 B.嫉妒行为 C.退缩性行
国外对学前教育任务的提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世纪中期到60年代的学前教育大多
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
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
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是(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 )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A.3岁 B.4岁 C.5岁 D.6岁
简述幼儿德育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时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 B.书面言语的学习 C.口语
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三个时期依次为(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M:Whatwouldyoudoifyouheardastrangenoiseinthemiddleo
设A为三阶矩阵,A的第一行元素为a,b,c且不全为零,又B=且AB=0,求方程组
患者,女,22岁,流产术后出血量时多时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阵发性疼痛,腰骶酸
某城市小区,三面临城市次干道,其南侧为支路。总用地面积为14.5hm2。现状市政
若预期未来利率波动很大,可以通过远期利率协议来对冲风险。()
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这体现了债券的()。A.安全性 B.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中持票人丧失票据时,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有(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举报违法犯罪行为获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材料设备采购招标中,划分采购合同标包主要考虑的内容是()。A.符合采购资金的
患儿,男,5岁,于夏季突然出现高热,2小时后抽搐,面色灰暗,四肢凉,血压下降,心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