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教师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的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考试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的教学思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整容及杂交水稻的实例。提问:整容后的美丽能遗传给后代吗?杂交水稻的高产能够遗传给后代吗?通过两种变异的对比,得出变异的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今天我们来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二、通过活动及材料分析,构建基因突变的概念。1.设计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基因突变。进行首尾“传话”游戏。教师向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展示一句英文(只有第一个同学能看到这句话),第一位同学书写该句子并向该组的第二位同学传递这句话(每次传递只有一个人能看到句子)。按照顺序,同学之间依次传递这句英文。但是每个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汇报的结果千奇百怪。教师将该游戏中的句子比作DNA片段,英文字母比作碱基对,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基因突变。2.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基因突变。教师依次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及白化病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三种疾病的形成原因。通过三种病的案例分析,学生明确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3.消除概念误区,深化理解。教师提问:基因突变后,基因的数目变化了吗?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后代吗?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消除概念上的误区,从而深入理解基因突变。4.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拓展知识广度。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结肠癌发生的原因为例,思考探讨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三、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课件展示有关基因突变的生活情境,如强烈的日光下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化疗患者的头发脱落等。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基因突变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总结基因突变的特点。教师进行纠正补充。四、分析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图片展示基因重组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其概念,分析其意义。(具体过程略)五、通过表格将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进行对比。要求:(1)根据材料,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并分析教师为达成该教学目标,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15分)(2)根据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本节课“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设计一个提纲式的板书,并简要说明板书设计的要点。(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类型;概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及意义。
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设置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究。本课从科学发现切入,分析变异的两种类型,引导学生思考只有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才能遗传给后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②讲述法和指导读书法。教师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展示一系列图片,同时利用讲授法讲解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的概念与意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③比较法。在课的末尾,运用比较法将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从各个方面进行对比,指导学生填表,分析两者的不同。这种教法既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加强了学生对两者的记忆与理解。
④通过具体事例理解抽象概念。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教师展示一系列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时,教师运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白化病等实例;在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时,介绍生活中的常见情境等。
(2)提纲式板书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和提炼,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本节课提纲式板书如下所示: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基础知识
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
时间:DNA复制时期
结果:产生等位基因
2.原因
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DNA复制时发生错误
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少利多害性
4.意义: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交叉互换、自由结合
3.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对比
类型、发生的时间、结果、特点、实例、意义
板书的应用原则和要点如下:
①根据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并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板书。
②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简洁性。
③设计板书还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以字为例:字形要正确,不能写错字;字体要端正;写字的笔顺要正确。除文字之外,板书的言语也要规范,书写的形式要工整,不能潦草、马虎。
④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写在教案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49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