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一节内容

练习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材料:《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一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某教师根据课标中要求和学情分析,拟采用科学史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同时确定本节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如下:a)通过对科学史材料的分析与讨论,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b)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c)了解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d)形成科学的研究态度。问题:(1)结合这节课的内容,简要说明科学史教学策略的教育价值。(15分)(2)指出上述知识目标的不合理之处并做修改。(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知识性方面。科学史本身也是科学知识,它丰富了对科学知识的阐述。作为科学史教育目标来说,科学知识不应仅仅在这一方面,还应在于科学史能提供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同样目前我们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也是暂时的,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此外生物学科学的应用和发展是生物科学史的延伸,也是生物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这部分的教学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亲切感,也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②能力性方面。生物科学史是科学方法不断发展的历史,学生关注其中,可以体味科学家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从科学家追寻的价值观和规范中也可以激发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如何恰当地利用生物科学史,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科学素养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展现科学史内在的价值。
(2)依据题目中课标给出的要求,a、b两点的行为动词不准确,应改为“概述出”;c点不属于知识目标,而是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d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两点应删除。
解析:
(1)本题考查科学史教学策有关知识及对教学策选择的评价。
(2)本题考查三维目标的撰写。关注点包括:
①行为主体,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②行为动词,课程标准使用行为动词表述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行为动词用明确、具体、可观察的术语来陈述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相应的学习行为。如“说出”“概述”“叙述”等。
③行为条件,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条件。
④行为表现程度,即教学达到的标准。
三维目标划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普通高中新课标中对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提及:
知识目标的相关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能力目标的相关要求——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相关要求——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16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