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

资格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学习化学理论性知识时,可以采用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其中概念同化策略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来学习新概念的一种策略。问题:(1)简述运用概念形成策略需要经过哪些阶段。(6分)(2)请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谈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形成策略学习该知识。(7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运用概念形成策略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足够多的与要形成的化学概念有关的具体例证,这是获得感性认识阶段。具体例证的获得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从教科书或教师那里获得,可以亲自动手实验,也可以查阅资料,只要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要尽可能自己动手。化学实验是获得例证常用的方式,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并实施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获得有关例证。第二阶段,自觉地对获得的具体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提取其共同的特征信息,逐步舍弃干扰信息,然后将特征信息进一步抽象和概括。第三阶段,获得的结论与同伴展开交流,在交流中使正确的观点进一步得到确认,并在练习应用中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作为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和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理论依据。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概念形成”的策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阶段1——验证假设。教师提供多个实验方案让学生选择,或者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和记录,学生获得有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的例证。不同的合作小组相互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从而使获得的例证更充分。
阶段2——对不同的实验例证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实验结果,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角度分析讨论质量守恒的原因,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阶段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的实验或生活现象。通过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31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