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会存着一些相关概念,其中有些是模糊甚至是错

考试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会存着一些相关概念,其中有些是模糊甚至是错误的,会对学生的 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者将这类概念称为前概念。某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纯净物概念教学前,为了解学生的前概 念设计了以下测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了统计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教师要测查出学生产生前概念的原因,可采用哪两种教育研究方法?(4 分) (2)试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4 分) (3)试分析学生化学学习中错误前概念的来源。(3 分) (4)在纯净物概念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将错误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4 分) 【环节 8】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 【环节 9】图片展示:在我国北方,冬天有人进入储藏白菜的地窖中时,可能会 N 地窖中二 氧化碳含量过高而有生命危险。 【环节 10】提出问题:……问题: (1)分析该案例中【环节 2】所提出问题的优点和不足。(10 分) (2)请解释舞台上利用干冰产生“云雾缭绕”现象的原理。(4 分) (3)【环节 9】中事实可以作为哪些二氧化碳性质教学的引入?(2 分)并请据此设计两个问题。(4 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调查法、访谈法。 (2)部分学生对该题解答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不清楚各选项物质的成分,另一方面是对纯净物 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学生误选 B 项的原因可能是误认为洁净的物质就是纯净物,对纯净物 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区;学生误选 C、D 两项的原因可能是对白酒、天然气的成分不清楚,认为白酒就是酒精的单一 物质,天然气就是甲烷,从而导致答题错误。 (3)错误前概念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先人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②知识的负迁移和原有概念的局限性;③ 由语词带来的曲解;④进行不正当的类比。 (4)①了解学生前概念。例如,在纯净物教学开始前,可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对于纯净物这一概念的认识。 ②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例如,很多学生认为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针对这一错误概念,教 师可将一烧杯的冰水混合物当堂加热,待冰全部融化后,再问学生这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认知 冲突。③以实验验证、概念重释、比较鉴别等方式纠正前概念中的错误成分。例如,很多学生认为洁净的空气是纯 净物,针对这一错误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空气的分离实验来帮助学生纠正概念中的错误成分。④鼓励学生对科学概 念评论,形成新的概念图式。
(1)优点: ①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首先,舞台“云雾缭绕”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从常识中知道其主要成分是干冰; 其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在九年级上册“空气”这一节已经学习过。 ②提问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温室效应、雪碧中的气体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问题具体明确。该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指向性明确,表达简明准确。 ④提问具有引导启发性。该教师提出的问题,从“云雾缭绕”到二氧化碳的来源、消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 逐渐过渡,具有引导性,启发学生的思考。不足: ①问题数量过多,学生来不及思考;每个问题没有明确解决。 ②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提问问题过于频繁和集中,应该按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比如在枯燥处 提问,在前后知识衔接处提问。 ③问题层次性不清晰。例如,该教师在提出温室效应时,转而提出雪碧中冒出的气体,应该将二氧化碳对人类的影 响和温室效应放在一起提问。整体将提出的问题分类,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再 N--氧化碳的应用等。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的熔沸点较低,放置在舞台上时,室温高于干冰的熔沸点,干冰直接升华,由固 态变为气态。同时,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液滴,因此就呈现了“云雾缭 绕”的现象。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①为什么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地窖口含量高? ②为什么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生命危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27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