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针对“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题库2022-08-02  39

问题 阅读材料,针对“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体系: 《化学1》(必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材料三该版本教材《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部分内容材料四学校条件和学生发展符合一般要求。 要求: (1)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 (4)设计教学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1)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电离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②认识电离的本质,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②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酸、碱和盐的定义。 ③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了解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离的概念和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难点:从电离的角度探究酸、碱、盐的本质。 (3)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解质的内容,那么,什么是电解质呢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导电呢 【新课教学】 生:回忆之前学习的知识,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并小结发言: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师: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板书画图来从微观角度展示氯化钠溶解的过程,从而理解氯化钠的电离过程。如下图:师:具体分析,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加人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师: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师: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注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20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