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某位高中语文教师为高中语文课文《再别康桥》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 (1)引导

admin2022-08-02  38

问题 阅读某位高中语文教师为高中语文课文《再别康桥》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2)指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三美”。以下对其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教学目标准确契合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B.目标一准确切入了诗歌的内容,体现了教师对诗歌的准确理解C.目标二关涉了《再别康桥》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但美中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学生体悟诗歌方法与策略的学习D.学生能力、已有积累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是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这位教师设定的两个教学目标即综合体现了三者的分析

选项 A.两个教学目标准确契合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
B.目标一准确切入了诗歌的内容,体现了教师对诗歌的准确理解
C.目标二关涉了《再别康桥》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但美中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学生体悟诗歌方法与策略的学习
D.学生能力、已有积累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是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这位教师设定的两个教学目标即综合体现了三者的分析

答案 C

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与欣赏文学作品、诗歌阅读有关的教学内容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由此可知,这位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脱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目标一看似切中诗歌的内容,却忽略了对这首诗中的“诗思”“诗语”的品析。目标二将他人赏析《再别康桥》时所用的语言和感受设为了此诗的教学目标,而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积累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学习要求设定教学目标。故可知正确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47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