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A:《背影》教学实录(节选) 师: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

admin2022-08-02  7

问题 教师A:《背影》教学实录(节选)师: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抒发的父子之情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大意。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电视散文,走进朱自清的情感深处。(播放电视散文《背影》大约五分钟)师:好,看完了。大家来说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生:视频里父亲帮儿子买橘子的场景挺让人感动的。生:视频里的旁白、音乐与背景的画面搭配和谐,让人感到父子情深。师:嗯,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这节课我们围绕电视散文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说得也很好。你们再想想,在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亲情体验呢?请大家在电视散文背景音乐下,回想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会儿来交流一下。教师B:《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节选)(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幻灯片展示与济南的冬天相关的图片,让学生领略济南冬天的美)师: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师:好,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问题。用幻灯片呈现8个问题,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思考、回答,教师再用幻灯片依次呈现答案。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2.文章第一段连用两个“像我”的作用是什么?3.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反映?4.写“济南的人”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5.“慈善的冬天”运用了什么手法?好处是什么?6.文章第三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7.文章之中“绿的精神”指什么?8.为什么课题不能改成“冬天的济南”?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我们再来具体品味一些美句。用幻灯片呈现课文中的9个语句。学生思考、品味后,教师再用幻灯片呈现赏析结论。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4.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6.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7.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8.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9.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师:好,快下课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大家学会了哪些写景的技巧?(学生回答,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事先确定的三点技巧)师:好,大家要记住这些技巧。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这些技巧描写一段景物。[问题]请指出两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解析。

选项

答案

解析 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但多媒体教学必须为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
教师A: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诵,让学生在听觉上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接下来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对多媒体朗读的评价上,这样就偏离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文本,就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B:使用多媒体虽然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但并不是课堂容量越大越好。首先教师设计了8个问题和9个分析语句,课堂容量过大。其次教师对每个问题和每个语句都设计了答案,并且在学生回答分析之后都一一呈现给学生,过度强化教师预设的答案,课堂被限制在多媒体上,没有学生的生成,课堂就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43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