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部分,完成下题。 环节一:导入课文

最全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阅读《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部分,完成下题。环节一:导入课文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环节二:初读课文1.看视频听名人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速和感情,边听边画出难认难读的字词并说一说。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它,欣赏它,并力求当堂背诵。环节三:再读课文1.反复阅读课文,探究课文内容。(1)边读边发现问题。(2)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3)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班内共同解决。2.在探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环节四:拓展练习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扩写一段话:【问题】(1)评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目的。(2)请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指出并评析该教学案例的优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篇散文语句优美,语言精辟,让学生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我。
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中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纠正了自身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欣赏能力。
(2)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始终以各种手段构建和谐的教学平台,很好地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和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折射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②以读为本,体现散文教学特点。这篇散文语句优美,适于朗读,该教师注重学生的朗读,让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③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师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④迁移运用,不断升华。该教师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扩写,训练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进一步融汇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感悟和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43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