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5题。 师:

admin2022-08-02  2

问题 阅读下面的《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5题。       师:今天老师尝试采用一种开放式教学,我把每一段文字都搭配相应的图片,完整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根据大家的回答,现场删减文字,让同学们看到,一段丰腴的文字是如何被浓缩为一个中心句的。从第一段开始。       生: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倘若邀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你还能表达得更简洁吗?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标本就是“典范”和“榜样”的意思。这个典范和榜样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大家从第2段中找一找!       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大家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达有什么问题?       生:缺少主语,应该这样表达——“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第3段。       生: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师:完美的概括。第4段。       生: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师:关于这一段还有更好的表述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只说了假山和池沼,而没有说明假山和池沼的特征。应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一句和“至于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师:还可以省去两个字。       生:“至于”两个字。         …….       师:我们来总结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生:必须简洁。       生: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那么,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投影:       课文主要内容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师:到这里为止,这篇文字的内容已经明了了,说明文这个“三明治”我们吃了第一口,我们接着再吃第二口,思路明晰。我们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说,茅以升是个好人,特别理解我们初中老师和学生,当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他就给我们送来了一片典范的说明文。本文的作者叶圣陶也是个好人,而且他还当过很多年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他的《苏州园林》可以说是说明文里边的“标本”。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10段为最后一个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      师:大家有异议吗?没有,这是非常明显的“总——分——总”结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我们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一理。      生:第2段为一层,其余为第二层。因为第2段是说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其余是分说。      师:这里也是一个明显的“总——分”结构,那么,第二层的第7段之间是不是可以继续分出层次来呢。试试看,要说出分层的标准。      生:第3到第7段可以为一层,第8段和第9段是一层,因为我觉得前面好像是说的外面,第8段和第9段是说的里面。      师:可是色彩不一定只有里面有啊。      生:3到5段为一层,后面为一层,好像前面说的是……      师:答不上来吧?我知道大家的犹豫,同学们试图找到一个分层或者分类的标准,但是找不到。其实这个标准,作者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要依据游览的角度来看,游览者一般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方面,然后才是小的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大家再试试。      生:第3、4、5、6为一段,第7、8、9为一段。      师:同学们的犹豫还因为没有在第2段中找到和下面几个段落一一对应的句子。      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语文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始终都是回到文本,沉入文本,细究文本。通过我们的“层层深入”,这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明晰了,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请评析该教师教学中体现的两个优点。请评析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选项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评价。需要考生结合新课改理念、教材编排意图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对教学中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2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