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帮助学生形成

练习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帮助学生形成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下面是某地中考试题: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踏___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__;痛__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__。毁灭彷徨莽原呐喊莽原呐喊毁灭彷徨莽原彷徨毁灭呐喊毁灭呐喊莽原彷徨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答案:B对该试题语文知识学习导向的分析,下列不恰当的是()。A.运用对联知识学写对联B.运用短语知识恰当表达C.借用文学常识丰富表达D.借用相关资料巩固知识

选项 A.运用对联知识学写对联

B.运用短语知识恰当表达

C.借用文学常识丰富表达

D.借用相关资料巩固知识

答案 A

解析 题干所提供的对联是鲁迅先生的挽联,其中巧妙运用了鲁迅先生的多部作品和主编刊物的名称,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故D项表述恰当;挽联涉及短语和文学常识,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表达方式,学习恰当表达,故B、C两项表述正确。题干试题并未谈及押韵、对仗等对联知识,故A项分析不恰当,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27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