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如来佛、观音菩萨以及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图片,并提问:

admin2022-08-02  1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中历史《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如来佛、观音菩萨以及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知道他们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吗?这些宗教是什么时候在我国发展起来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佛教的传入
教师指出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并提问:佛教在什么地方兴起?又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的教义是什么?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主张今生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得到幸福。
(二)道教的兴起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都是道教尊奉的人物。道教是如何兴起的?它的教义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道教是土生土长,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三)盛行的原因
教师展示白马寺、四大佛教圣地和四大道教圣地的图片,并提问: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发展如何?为什么它们得以传播和发展?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之后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持,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
作业:课下搜集有关佛教和道教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42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