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导入新课——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题库2022-08-02  2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中地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导入新课——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二)新课教学 1.亚洲地形特点 【活动一:知地形】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三分钟内对照图例查找以下地形区,读取海拔信息,并尝试记忆它们在亚洲所处的位置。(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及其较高峰珠穆朗玛峰。)②老师读出地形区,同学以抢答的形式,将代表该地形区的“名称条”和“高度条”标在地形图上,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记得最准,标的最快。 用珠穆朗玛峰的和死海的高差来讲解地势的概念。 【活动二】“说见闻” 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按照如下分工完成活动:组号为单号的按照情境1进行,双号的按照情境2进行。请每一位同学记清楚自己的分工。 情境1:你们小组自北向南沿80°E经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情境2:你们小组从西到东沿30°N纬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一路上你们会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它们海拔多少?请讨论后用流畅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你们在这条线上对地势变化的感受。 现在老师给大家呈现两幅非常熟悉的地形剖面图,而且他们就是沿着80°E和30°N作的亚洲地形剖面图。教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转折:那么现在请大家回忆,老师刚才的那句话“水往低处流”,地形特点已经得出来了,那你此时认为亚洲的地形会对他的河流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2.亚洲河流特点 【活动三】“识河流”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图中描画出以下四组河流,观察并总结其流向特点。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冰洋)自南向北 b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太平洋)自西向东 c恒河,印度河;(印度河)自北向南 d锡尔河,阿姆河;自东向西教师总结:亚洲河流特点: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总结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特点: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三)作业 北美洲的地形和河流分别有什么特点?两者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呢? (四)小结升华 好,我们本节课的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分析了亚洲的地形特点、河流特点,老师希望大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既能认识到水往低处流在亚洲的体现和原因,也能真正做到人往高处走,不断地攀登,永不停息。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 【参考答案】 (1)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从地理现象中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3)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独立思考、提出假设、比较和类推思维,这些都是形成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 2.简述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1)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3)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41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