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世界屋脊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

考试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1.题目:世界屋脊 2.内容: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地图教学; (3)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4)讲解青藏地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答辩题目1.简述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学生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
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并出示思考问题: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提问: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位置和范围。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提供资料:去年7月31日,“蓝猫”同学在海拔大约4800米的地方拍摄的照片,他说:“冷啊,三九天的感觉”,请结合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探究,为什么此时南方炎炎夏日,而“蓝猫”同学穿着长袖衣衫却还感觉寒冷?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对哪些方面带来影响?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影响该地区的气候、河流、动植物、农业、生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主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请参考课本P85-P86图文资料)。提出下列问题:
问题1: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并用笔在图中圈出来。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问题2:(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气候特点?(4)尝试概括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点。
问题3: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并用彩笔描出来。
追问: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有何特点?
问题4:解释地理现象:(1)藏族的“高原红”。(2)太阳能资源丰富。
追问:青藏地区还有哪些能源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先对照地图自主探究,如有疑问,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学生能对照地图交流。学生在课本P85图9.3青藏地区地形图上圈出主要的山脉时,一个学生自愿到前面大屏幕上演示。其他同学补充。描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时,也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描,其他同学在课本P85图9.3上描,并补充。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请学生到前面对照多媒体课件,根据地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请一个学生到前面画图,其他同学补充。
环节四: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有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实现去青藏旅游的梦想。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希望将来有一天,同学们能揭开这里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参考答案】
气候特点:冬冷夏凉,年温差较大,早晚温差大;年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成因:位于我国第三阶梯,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位于我国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2.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
【参考答案】
(1)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从地理现象中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3)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独立思考、提出假设、比较和类推思维,这些都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41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