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山水画作品《长江万里图》,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题材的画作么?以前有没有见过?顺势引出课题

练习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山水画作品《长江万里图》,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题材的画作么?以前有没有见过?顺势引出课题——《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什么是中国山水画
通过刚才展示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山水画?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以水墨或水墨线条为根本元素,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为中国山水画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
欣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并提问:哪位同学分析一下《溪山行旅图》描绘的什么内容?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巨峰壁立,几乎沾满了整幅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飞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整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了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
提问:进一步思考其用了什么创作形式?
教师总结:在这幅画上,作者着力描绘山石的气势。在笔法上,用雄健的笔墨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和山石的纹路。层次丰富,墨色浓重,整个画面气势逼人。
提问:体现了什么情感?
教师总结: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诗情画意的感觉,画面中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在其中,以及画家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学习山石的画法
画山石的步骤,教师范画:
(1)勾,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关系勾勒出来,它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用笔要肯定、果断、有力。
(2)皴,体现对象的质性。表现出物体的体积。
(3)擦,运用擦笔须不见笔,显出的墨色“松”而“毛”,可达到苍茫的效果。它的作用是补勾、皴的不足,或使皴笔浑成,增加过渡墨迹。
(4)染,皴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画之物。
(5)点,也称点苔,它可用于表现草苔之类附生于石、树身上的小植物,或远山(远景)的小树,或提醒画面,使之更趋精神。
(二)为诗作画,尝试表现一幅山水画作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每个小组内评选一幅优秀作品,将作品展示在作业展示板上,开一个小型作品展览会。请一些小评委评一评,哪一组是最佳合作小组?请小作者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请同学们评议。
联系山水风景与绘画作品,教师提议学生利用课余闲暇时间用宣纸尝试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发起对山水画的爱好,用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传承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介绍你所熟知的五代山水画家及其作品?
【参考答案】
五代著名画家荆浩,他的画囊括了唐人用笔用墨的经验,开创了以描写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画派。《匡庐图》荆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色。此画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拔,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为了便于吸纳万象,写成“全景山水”,作者采用立轴构图,以纵向布局为主。由下往上看,作品层次井然,一层高过一层。画面下端细绘出山麓景致,树木、屋舍、河流、石径、撑船的舟子、赶驴的行人,涉入笔端,准确表现出来。再往上是山间峰峦、瀑布、亭屋、桥梁、林木,山光岚气,隐约浮动,山峰越上越高。越高越形峭拔,在群峦众岭的映衬环拥下,较高峰挺然直出,上摩穹苍。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三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在画面的营造上,作者将“高远”“平远”二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峻峭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自然出现在图中,毫无抵牾不合之处;而古松巨石与层叠的峰峦相映相发,更是将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清楚准确地烘染出来。
2.如何理解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参考答案】
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他们主动检索美术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互动交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7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