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2018北京奥运会会徽,提问:有谁能说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文化含义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京奥运会会徽将中

练习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2018北京奥运会会徽,提问:有谁能说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文化含义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京奥运会会徽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过渡:中国是汉字的王国。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到处都能见到汉字,汉字用各种表现形式发挥着它的装点美化作用。我们每一个人,也天天要接触汉字,那么中国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请学生做一个游戏,同桌之间互相表达一句话,只能用画画的方式,不能说话。学生完成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一幅画会有不同的解读,再传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字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逐渐形成固定含义,这样就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方面,也使得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图片,请学生猜测其中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这些刻画符号,虽然还不能被准确识读,但却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教师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一个密码破译的游戏,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小段用甲骨文写就的文字,请学生借助网络工具,破解其中的含义。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解:我们刚才破译的就是商代的甲骨文。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过渡:刚才大家需要借助网络工具才能了解这段甲骨文的含义,那商代的甲骨文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汉字的呢? 教师播放汉字汉字演变的视频,请学生观看,提问: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二)书艺历程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书法作品,请学生赏析,说出自己的最喜欢的一幅书法作品,并阐明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笔画圆润纤细,布局均匀;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偏方形,布局雄放洒脱;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课下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尝试用不同的字体进行临摹。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特征,掌握“书同文”的史实依据。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 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你在历史教学中是如何继承和落实的? 【参考答案】 第一问: 泱泱中华五千年,沉淀积累了博大精深、灿烂丰富的优秀文化,它的面很广,包括先秦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琴棋书画、古诗词、传统的茶艺、建筑、戏曲等。 第二问: 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继承和落实: 一方面,积极开发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传统文化。比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另一方面,利用历史学科特点和优势,在历史课堂上弘扬传统文化。我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情境设置、设计活动和采用现代化辅助设备直观教学等,如我在讲到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课时,给学生播放了昆曲《牡丹亭》,当时同学们的确受到了婉转悠长的曲调的感染,听得如醉如痴;还有在讲《红楼梦》这堂课时,通过贾府人员的命运揭示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使同学们体会到了这部著作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我还教育同学们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发现、弘扬和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实际行动去传承传统文化,使他们把继承传统文化真正纳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中,为共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4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