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这幅画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这幅画为我们描绘了三个人物形象,

考试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这幅画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这幅画为我们描绘了三个人物形象,分别是儒士、僧人和道士。他们三个人相拥在一起,三张人脸的五官互相借用,合成为一张脸,造型之奇妙,令人叫绝。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又蕴含着怎样的背景?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围绕上节课所学知识,展开引导: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对于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佛教与道教在中国相继出现。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末年道教也开始出现,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有着怎样的发展态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这一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教师播放纪录片《中华文明?七彩长虹》,提问:在这一发展态势下,儒学、佛教和道教相互吸收和借鉴,表现出了怎样的新特点? 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回答: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二)形成过程 教师提问:佛道的盛行,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学生回答: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教师展示唐朝的代表性建筑《曲阜孔庙》《西安大慈恩寺》《北京白云观》,并进一步提问:隋朝短命而亡,儒学家们并没有实现重振儒学地位的目标。唐初,纲常礼教遭到破坏,为了加强统治,唐朝对儒学、佛教和道教分别秉持怎样的态度?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崇儒、礼佛、尊道。 (三)影响 教师展示史料,请同学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后派小组代表回答:唐朝统治者所实行的三教并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一方面促进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另一方面二者也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韩愈对于儒学的复兴提出了哪些观点?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为复兴儒学,韩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1)提出道统说。为了对抗当时佛教各宗世系递相传承的“法统”,韩愈提出了由古而今的儒学传承之“道”,这个“道”主要是指仁与义。 (2)发起反佛斗争。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出于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目的,反对佞佛,上《谏迎佛骨表》加以谏阻。 (3)提出性三品说。分析了性与情的各自内涵,性与情的关系,性与情各品发展趋势等内容。为其后的儒学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当系统、完整的人性理论体系。 (4)发起古文运动。韩愈发起古文运动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他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2.请简要说明如何备好一堂高中历史课? 【参考答案】 (1)教师要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教师应不断学习前沿历史知识,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提高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素养,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轻松应对,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以便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构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历史课堂。 (3)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