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同时,我国某些地

题库2022-08-02  3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同时,我国某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也出现严重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解决,其中最为有效的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今天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相关内容。 [page]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展示图片】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矿物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例(2005年)”图表,思考: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教师总结】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读图思考】结合教材内容,探讨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2)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天然气相比煤炭有很多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教师讲解】 (1)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2)开发利用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为主;20世纪80年代:“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完成课后活动3,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需求较小,不能形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学生下课思考并预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西气东输三条线的起点和终点。 【参考答案】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起点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终点上海市白鹤镇。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点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终点广州。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新疆霍尔果斯-宁夏中卫)、中段(宁夏中卫-江西吉安)、东段(江西吉安-福建福州)。 2.请谈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其自觉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我认为地理教师要通过以下途径着手: 一方面,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通过启发引导,以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例如,在分析地貌时,学生往往只知道一些零碎的知识,如大陆漂移说理论,但如果具体到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就不清楚了,那么此时教师就应该就题发挥,通过“大陆为何漂移?”等问题的设置,让学生逐步去分析,引导其掌握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 另一方面,善用地图,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善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阅读地理材料的重视,使其学会用地图解释地理问题,并引导其总结和概括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这样学生就能在认图、识图与析图中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总之,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高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须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3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