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3

最全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背景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底板厚3.0m,底板面积6036m2,底板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人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温度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有贯通裂缝。问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使得基础底板产生裂缝?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问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问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1:以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最高温度的温差超过了25℃;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进行二次抹面。
正确的做法: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规定: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
2)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以内覆盖保湿保温。
4)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14d;
5)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问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问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并进行养护。
5)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6)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7)可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78858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机电工程题库钟辉芳分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