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
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
考试题库
2022-08-02
81
问题
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一些差距。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刘老师主动去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学生是内向一些,不过整体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课堂上说一班学生反应比我们快,让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很多同学都很怕您。”“小军有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她主动参加了一些二班的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的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刘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妥当的。在发现她所教两个班的差别时,刘老师能够及时寻找原因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材料中,刘老师了解到学生不按时作业、调皮并不是真正跟自己作对而是基础不好,能够正确对待学生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切实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中,刘老师对于她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成绩的不同有自己的看法,但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而是能够向老师、学生了解情况,做到了将学生看成是独立意义的人这一点。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刘老师经过了解能够看到一班学生与二班学生的不同,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课下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符合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学生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赞扬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4647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综合素质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两个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如图所示,一个工作在温度为T1与T3的两个热源之间,另一个
如图所示一悬臂梁,其抗弯刚度为FI,受两个力P的作用,则利用卡式定理求自由端C的
在两个容器之间,连接一条水平放置的方管,如图所示,边长均为a=20cm,长度l=
两个电极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在两个容器之间,连接一条水平放置的方管,如图所示,边长均为a=20cm,长度l=
两个偏振片叠在一起,使它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设两者对光无吸收,光强
某理想气体分别进行如图2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Ⅰ(abcda)和Ⅱ(a'b'c'd
三个重物m1、m2、m3用一绕过两个定滑轮M和N的绳子相连,如图所示。当重物m1
A.处处可导 B.恰有一个不可导点 C.恰有两个不可导点 D.至少有三个不
在两个半径及质量均相同的均质滑轮A及B上,各绕一不计质量的绳,如图所示,轮B绳末
随机试题
Becauseeveryoneknows,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A、SinceB、ThatC、ItD、AsD
Inthebeginningofthemovie/,Robot,arobothastodecidewhomtosaveaf
Nowomancanbetoorichortoothin.Thissayingoften【C1】______thelateD
下列描述近代历史的说法,全都不正确的是()。①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
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首次股东会会议的召集和主持人是( )。A、法定代表人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给予A.输血 B.铁剂十维生素C C
产妇,30岁,产后1天未给宝宝母乳喂养,护士告知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下关于母乳
过度自信是指个体基于事物未来发展过高地估计自身判断的精确度,进而偏离校准的一种形
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规定了苏维埃国家
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A.言论自由B.宗教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