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练习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识字环节的教学过程并说明意图。(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2)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3)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 (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 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 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  凰  恩  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1)哪些字你见过 在哪里见过呢 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 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 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 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 说一说,再读。
2.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
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
凤 凰 周 恩 来 恩 人 敲 打 对 襟 白 褂 衣 襟 白 大 褂
咖 啡 踩 伤 端 正 顶 端 蘸 墨 水 蘸 水 笔 长 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  
(“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
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问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402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