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

admin2022-08-02  25

问题 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宝”字。老师问明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受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问题:试分析这则案例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一】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做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3)老师并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功能的发挥,教育活动就会成为外在于学生的苦差事。【参考答案二】老师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1)老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但老师为此而不惜自己做假,当众隐瞒了自己完全知道的事实.这样做并不好。至少有了不讲诚信、欺骗学生之嫌。(2)学生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做不道德的事情,而老师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而忽略学生行为失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更大的危险。基本上只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表面的善良可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掏腰包的做法并不可取。(3)老师煞费苦心营造一种所谓的“人文环境”,其行为是否妥当,案例情节表明在“数年以后”才从学生的来信中得到肯定,这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这位学生在当时就产生了一种“占小便宜没事儿”的侥幸心理。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还是应该即时说清楚,再个别加以解决为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389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