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脚杯内测传球 动作方法

最全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脚杯内测传球动作方法 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成45度,支撑脚以脚掌外侧着地,踏在球的后侧方20~25厘米处,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身体烧香支撑腿一侧倾斜,支撑脚着地的同事,踢球退以膝关节为轴,由大腿带动小腿成弧线向前摆动,当身体转向出球方向向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尖稍外转、指向斜下方,脚面绷直,脚趾紧扣,用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随球继续前。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脚杯内侧传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三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脚杯内侧传球的练习方式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
    教学难点:踢球腿的连贯和协调用力 。
    (2)《脚背内侧踢球》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
    运动技能目标:了解并初步掌握脚背内侧传球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在平常的足球运动中运用。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动作协调性,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通过体育活动,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尊与自信。
    (3)练习方法:①摆动腿练习。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脚内侧对准来球,小腿加速前摆,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理由:加强腿部力量和腿脚的灵活性)
    ②在熟悉摆动腿动作基础上加强方向练习,注意脚型。(理由:改进摆动腿的方向)
    ③踢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踢固定球。(理由:通过固定球练习熟悉脚触球的部位)
    ④短距离传球练习。两人一组,相距3米,进行传球练习 。(理由:加强传球能力)

  (1)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踢球时保持正确的触球部位及脚内侧踢球的完整技术动作。
  ②教学难点:踢球腿的连贯、协调用力;脚外转,脚内侧对准踢球方向,踢球时脚对球的控制,游戏中控制球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水平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且活泼好动。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学生体验式学习,不过分强调动作细节,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领会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技术,享受运动快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使学生初步体验踢球时触球部位的动作,并在练习中运用。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同伴间的互帮互助的友爱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
  (3)练习方式及设计理由
  ①对墙踢固定球练习
  方法:初学阶段在助跑环节上可简化,采用一步助跑,这样有利于支撑脚的准确选位并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脚形的控制。
  提示:除非已形成正确而稳定的技术动作,此时应注重于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和强化技术细节,避免因大力踢球导致的动作变形。
  ②踢球腿摆动模仿练习
  方法:可以先在地面确定一个支撑脚落地点,然后加一步、两步或多步助跑,反复练习。
  提示:练习时注意体会腿部肌肉的放松,只在触球前刹那通过绷紧腿部肌肉加固关节即可。
  ③两人对传练习
  方法:两人相距约25~30米,踢定位球或活动球。
  提示:体会这一脚法在长传和射门时的区别,通过调整脚形和击球点,控制出球的高度。(如上图所示),长传球时脚形位置较平,击球点偏下;射门时脚背绷紧立直,击球点上移。
  ④下底传中练习
  方法:a.两人相距约20~30米平行跑动,相互传球。
  b.一人边路运球下底传中,另一人门前抢点射门。
  c.可以结合“二过一”边路配合战术进行传中练习。
  提示:边路下底传中是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术手段。由于助跑与传球方向间夹角变化较大,又处在高速跑动中,所以应当从技术角度稍做调整。支撑脚落地时应有明显的制动过程,脚尖应转向传球方向;踢球脚在击球和送球阶段应转向球的前部,避免传出的球向外测旋转,滑出端线外。
  设计理由:脚背内侧传球适用传高远球,要求传球有一定的准确性,学生要掌握脚触球的部位与用力大小,提高传球能力,要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参与意识和主动性;脚背内侧传球技术,需要有较好的球性、身体协调性、力量素质等做基础,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会对学生运动成绩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信心与兴趣的形成,练习应进行游戏化处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练习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技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38234.html

最新回复(0)